闻“汛”而动 彰显“颍泉力量”
2024-07-31 15:19:05作者:余波 宋金亮 李雪蕊

雨!暴雨!大暴雨!

7月中旬,颍泉区境内的颍河、泉河、黑茨河、茨淮新河几大河流全线超警戒水位。7188时颍泉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以三级响应提级应对。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颍泉闻“汛”而动、向“汛”而行,在第一时间吹响了防汛抢险“集结号”,打响了一场“七下八上”的汛情“遭遇战”。

闻“汛”而动

面对雨情汛情,颍泉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每日研判调度,区四大班子靠前指挥,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深入防汛抢险救灾第一线,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区、镇、村三级干部全天候在岗在位,区防指、区水利局成立防汛应急响应技术专家组,深入一线巡回指导,日会商、日研判、日报告,各镇、街道、园区阵地前移、重心下沉、一线指挥。

全区对险工险段险闸、薄弱易溃堤坝等重点部位,安排专人值守,分段包保负责24小时巡堤查险,开展拉网式巡查,分组次昼夜巡查,堤内堤外全线巡查,不留死角空白,共排查整改隐患19处,加固堤坝10,及时有效处置了闻集镇、城乡统筹试验区涵闸等险情。组织发动2522名干部群众巡堤查险,从55家区直单位抽调245名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夜以继日、奋战一线,确保了人员堤坝水利工程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特别是718-22日,颍河受上游下泄和淮河洪水托顶影响,颍河闸超警戒水位0.42米,颍河泉河交汇处一片汪洋。全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79个防汛临时党支部,1849名党员在防汛一线,让党旗飘起来、身份亮出来、安防搭起来、灯光亮起来。战高温、斗酷暑,夜以继日、坚守一线,巡堤查险、应急处突,筑起了冲不垮的“红色大堤”。

逆“水”而行

风雨无情人有情,关键时刻显身手。这些难忘的日子有许许多多党员干部、城管队员、志愿者以及普通群众,让这个雨季汛期充满感动。他们站在大雨中,或骄阳之下,巡查在堤坝上,值守在洪水旁,奋战在第一线,牢牢守住防洪救灾底线,水不退,人不撤见证了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哪里危险多、哪里困难大、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成了受灾群众的“主心骨”。 酷暑下深夜的颍河、泉河两岸大堤,灯火通明,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较量,用辛劳和汗水筑起了一道道防线,沿河的中市街道、行流镇、闻集镇、宁老庄镇、周棚街道、伍明镇等紧盯关键节点时段,加大巡查频次,全力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

大雨中,闻集镇一排灌站水位漫过涵闸,险象环生,区镇村三级联动,奋战3小时,基本控制水情,用初心践行使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指数”,在此次洪水大考中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踏“浪”而歌

雨过水退,面对汛情暴露出的问题,颍泉区全面复盘,深刻警醒,补漏洞,强弱项,全面提升防汛抢险应对和灾后处置能力。

“迎水面、背水坡,堤顶坝坡汛期巡查时注意那些问题?安徽多年的水文气象变化怎样?”“当前阜阳市及颍泉区防汛工作形势如何?”727日上午,颍泉近400人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动一课。

省水利厅、市水利局业务专家,围绕防汛抗旱、巡堤查险、防汛抢险基础知识和实例专题辅导,可谓干货满满,收获满满。进一步树牢了全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立场,增强了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提升了全区防汛应急理论水平、处突能力和业务水平。

“培训的专家都是拥有丰富理论水平和扎实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业内精英,十分贴合我们的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结束后还要对今年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复盘,总结经验和不足,要在学思践悟中扩宽思路、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努力成为防汛工作的专业人才、行家里手,确保群众安全、江河安澜。”区水利局负责同志表示。

当前,颍泉区正在组织各镇、街道、园区排查辖区内小型涵闸现状,保养维修制定茨河圩、马岔圩堤坝加固方案,各地迅速排查内涝,组织机械清沟沥水,全面准确掌握农田、房屋等群众生产生活资料损毁情况,加强农技指导,提供应急种子,指导群众抓紧补种,严防溺水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灾情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善后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风雨面前,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危急关头,总有一种精神在迸发。汛情面前,颍泉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处,凝聚起分担风雨,和衷共济的伟力,这种力量叫“众志成城”,这种力量就是“颍泉力量”!

上一页:时新走访慰问退役军人 下一页: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